铃铛BB 发表于 2025-7-29 16:53

休息一下,教你们一个成语:本末倒置

<!----><style type="text/css">html{font-size:375%}</style><link href="https://pic.app.ytbbs.com/static/publish/css/style.css?v=20240712" rel="stylesheet" position="1" data-qf-origin="/static/publish/css/style.css?v=20240712"><!--    付费贴-->    <div class="preview_article ">            <!---->    <p>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&nbsp;</p><p class="empty_paragraph">&nbsp;</p>    <!----></div>            

铃铛BB 发表于 2025-7-29 16:53

出处
金 无名氏《绥德州新学记》:“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……然非知治之番,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。”

铃铛BB 发表于 2025-7-29 16:54

例子
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,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。本末倒置,批评你还不愿意?乱弹琴!(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一二)

铃铛BB 发表于 2025-7-29 16:54

典故

“本末倒置”的“本”就是根本的意思,“末”是枝节末端的意思,所以这句成语的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,反而注重细微末端、较不重要的事。《礼记大学》里有一句话说: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”就是在说明做一件事情,掌握本末终始、先后次序是非常重要的。但是,因为一般人往往会有误本为末、倒末为本的疏失,所以就有“本末倒置”的说法。较早的书证是宋代大儒朱熹写给他的朋友吕伯恭的信,就提到:“昨所献疑本末倒置之病,明者已先悟其失……”等语,信中谈的就是先后次序颠倒的事情。另外一位宋代大儒陆九渊在〈与曾敬之〉信中也提到:“有其本,必有其末。未闻有本盛而末不茂者。若本末倒置,则所谓文亦可知矣。”大意是说事情都有本有末,没听过根本壮盛而枝节末端不茂盛的事。陆九渊的话更明白的表现出本末倒置的意思。清代王昶所写的〈新修州学之记〉说到:“当奉教化,宣之于民,……然非知治之审,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。”意思是说为政者若不知宣扬教化于民,则常会本末倒置,失掉了应有的判断。从这些例子可以知道“本末倒置”是句常用的成语。“本末倒置”这句成语当就从〈大学〉文义演变而出,比喻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。

hudiegu 发表于 2025-7-29 19:31

好像有所指。。。。

烟台or 发表于 2025-7-29 19:38

稳重体吗

铃铛BB 发表于 2025-7-29 19:48

hudiegu 发表于 2025-7-29 19:31
好像有所指。。。。

指什么?指鹿还是指马

铃铛BB 发表于 2025-7-29 19:49

烟台or 发表于 2025-7-29 19:38
稳重体吗

我教你们做事情体

hudiegu 发表于 2025-7-29 21:43

铃铛BB 发表于 2025-7-29 19:48
指什么?指鹿还是指马

鹿为马,马非鹿;马是马,白马非马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。
成年人的世界很难纯真了。。。

狼影萧萧 发表于 2025-7-30 06:38

没毛病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休息一下,教你们一个成语:本末倒置